当前位置:农业路 > 养殖问答 > 对虾烂鳃治疗方法

对虾烂鳃治疗方法

时间:2019-09-28 12:21:12 | 作者:李宗全

对虾烂鳃治疗方法

养殖后期水中会积累大量的有机碎屑,可以用换水来减少这些物质的危害;选用碘制剂来进行水体消毒,用量适当加大,杀灭致病体和部分有害藻类,同时应开足增氧机,避免缺氧;用底质改良剂与活菌微生物制剂,改良对虾生长环境;在发病早期投喂内服药物有较好的治疗效果,氟哌酸或土霉素等(在水产技术员指导下用药)。

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(或网友转载),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。
相关阅读
  • 对虾拉白便还能养大吗

    对虾拉白便还能养大吗

    对虾拉白便,治疗得当的话可以养大。发病早期,在吃料比较正常时,拌饵投喂连翘解毒散每千克体重对虾0.5克,连用7-14天;发病中期,及时外泼大蒜粉、三黄散等中药抗菌药,同时内服西药抗菌药进行治疗,白便减少以后根据情况再延长内服时间,以防病情反复。
  • 对虾和青虾的区别

    对虾和青虾的区别

    自然界分类:对虾(中国对虾)为对虾科、对虾属,青虾(日本沼虾)为长臂虾科、沼虾属。体色:雄性对虾偏黄色,雌性对虾偏青色,而青虾呈青蓝色,间杂棕绿色斑纹。生活环境:中国对虾为广盐性鱼类,主要在大海中生活,而青虾主要生活在淡水中。身体结构:中国对虾的鳃部...
  • 对虾烂尾是什么原因

    对虾烂尾是什么原因

    多种细菌感染或几丁质细菌感染所致;虾体受极度刺激,如狂跳受伤所致;对虾蜕壳时互相残食所致。一般表现为尾扇溃烂、缺损或边缘变黑,部分尾扇的未端肿胀,内含液体,严重时整个尾扇都被腐蚀,还表现出断颈、断足的症状。
  • 对虾脱壳期间能改底吗

    对虾脱壳期间能改底吗

    对虾蜕壳期间不能改底。对虾蜕壳期间容易受到水中环境的干扰,如果在蜕壳期间改底,可能会导致水温突变、水中的ph值发生较大波动,从而让对虾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延迟蜕壳;或因为水中的钙、磷等有机物减少而导致对虾甲壳钙化不足,蜕壳受阻。
  • 对虾鳃病什么引起

    对虾鳃病什么引起

    弧菌、原生动物、丝状细菌、水质不良、营养不良等都有可能引起对虾鳃病。对虾,学名东方对虾,又称中国对虾、斑节虾、中国明对虾,属于节肢动物门,软甲纲,十足目,对虾科,对虾属。
  • 对虾的环境要求

    对虾的环境要求

    水温要适宜:对虾是热带虾种,生长适宜水温为16度-40度,适合的水温为22-32度。水质ph值要稳定:对虾比较适应的ph值范围在7.8-8.8。虾塘的质量要求高:养殖对虾的虾塘不能积水,漏水。水质要有良好的透明度:透明度可以反应出水质中浮游生物等微生物的数量,是调节对虾...
  • 对虾弧菌怎么治疗

    对虾弧菌怎么治疗

    通过消毒切断弧菌的传播途径:弧菌对目前市场上的消毒药都较为敏感,比如二氧化氯、碘等消毒产品对弧菌的效果就很好,如果消毒前能先降低池塘有机物,会事半功倍。在对虾的食物中掺拌抗菌素:目前水产中出现的几种弧菌,对硫酸庆太霉素等抗菌素都有强的敏感性,对诺氟沙...
  • 对虾工厂化养殖新技术

    对虾工厂化养殖新技术

    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可以参考以下方式:首先清除池塘脏物以并进行消毒杀菌,再施肥培育基础饵料;然后选择健壮虾苗放养,建议养殖密度不要过大,科学投喂对虾;最后保持好水质,调节温度,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措施。
  • 对虾收获季节

    对虾收获季节

    对虾收获季节有春、秋两季,4-6月份为春汛,9-10月份为秋汛,10月中下旬为旺汛期。对虾的雌性成长个体体长一般16-22厘米左右,重约50-80克左右;雄性较小,体长13-18厘米左右,重30-50克左右。
  • 对虾塘的总硬度需要多高

    对虾塘的总硬度需要多高

    养殖对虾的池塘的水质总硬度一般以200毫克当量/升为宜,当水质硬度处于该数值时有利于对虾的生长发育。池塘的水质硬度较低的原因:很少用石灰进行清塘;对虾的养殖密度较高;底泥为青色或底泥较粘。调节水质的总硬度的方法:向池塘中泼洒适量的葡萄糖酸钙或碳酸钙。
  • 对虾出现大面积偷死怎么解决,对虾养殖需要什么
  • 对虾黄腮的原因
  • 对虾怎么冷冻
  • 对虾都是养殖的吗
  • 对虾缺氧怎么处理
  • 对虾为什么成对
  • 对虾是淡水还是海水
  • 对虾是海水养殖还是淡水养殖
  • 南美白对虾黄腮怎么办
  • 对虾的嘌呤含量是多少